專利快訊:東湖評論:專利轉化“提速”,靠什么?三明推動高校專利轉化對接
東湖評論:專利轉化“提速”,靠什么?
36天,一件發明專利就能走完授權全程。這不是設想,而是中國電子云在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實踐。專利快速“轉正”并成功質押融資上億元,讓我們看到,當創新成果不再“沉睡”,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能獲得最直接的動能。
專利轉化慢,曾是不少創新主體的痛點。按常規流程,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平均需兩到三年。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顛覆性技術頻出的領域,這樣的速度,可能讓專利“出生即落后”。市場機遇稍縱即逝,慢一步,就可能與產業化的黃金期失之交臂。中國電子云的案例揭示了,知識產權的確權與轉化效率本身就是創新生態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預審綠色通道,本質是為高價值創新開鑿的一條“知識產權運河”,讓創新活水能更快澆灌產業之田。
快,不僅僅是速度,更是效益與信心。速度快,意味著企業能更快構筑技術壁壘,鎖定市場優勢。但“快”的價值不止于保護,更在于激活。中國電子云憑借34件高質量專利獲得10億元融資,生動說明當知識產權能從“法律證書”變為“融資硬通貨”,創新就從“投入期”進入了“回報期”。這種轉變,精準擊中了輕資產科技企業“研發投入大、固定資產少”的融資痛點,讓技術優勢切實轉化為資本優勢,形成了“創新-轉化-融資-再創新”的內生循環。
實現這種“提速”,不能單靠企業自身,更需要服務理念的深刻變革。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價值,在于其“主動向前”的姿態。它不再是坐在辦公室里等待申請的“管理員”,而是深入產業一線,提供從專利挖掘、快速獲權到價值轉化的“全鏈條服務員”。這種轉變,篩出的是高價值專利,提升的是整體創新效能。放眼全國,77家保護中心和48家快速維權中心,正基于地方產業特色,共同編織一張支撐國家創新戰略的知識產權服務網。這背后,是通過制度創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系統努力,是讓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有效實踐。
為創新“提速”沒有終點。當前,發展新質生產力呼喚更高的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一方面,要推動專利預審等機制擴面增效,讓更多重點產業領域的創新主體都能駛入“快車道”。另一方面,更要著力構建覆蓋知識產權評估、質押、交易和運營的健康生態,徹底打通價值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唯有讓更多智慧結晶擺脫“束之高閣”的命運,才能在市場的浪潮中迸發力量,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筑起無比堅實的知識產權支柱。
激光雷達公司禾賽科技正式起訴圖達通侵犯其專利權,該案件已被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涉及圖達通在CES 2025上展示的新品靈雀E1X與禾賽科技的AT系列產品。
對此,禾賽科技方面回應九派財經記者稱,不予置評。九派財經記者多次撥打圖達通官方電話,未獲回應。
而據接近禾賽科技的知情人士告訴九派財經記者,圖達通的新品靈雀E1X,在外觀、接口、內部掃描架構和光路設計上,與禾賽此前推出的ATX相似,均采用“905nm波長、一維掃描方案”方案,禾賽科技要求圖達通立即停止侵害其多項專利權并賠償經濟損失。
(左圖:圖達通靈雀E1X 右圖:禾賽科技ATX)
ATX是禾賽于2024年4月推出的遠距激光雷達,獲得比亞迪、奇瑞、長城、長安等十多家國內頭部車企的幾十款車型定點合作,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啟動大規模量產。
此前,圖達通主打高性能激光雷達,堅持“1550nm波長、二維掃描”方案。而據36氪報道,截至2024年,圖達通在全球乘用車激光雷達市占率下滑至12.8%,禾賽、華為、速騰分別為20.3%、19.1%、16.7%。
2025年,圖達通新推出的靈雀E1X開始采用“905nm波長、一維掃描”方案,向更具性價比的主流市場滲透。
5月份,圖達通首次提出“1550nm和905nm雙線布局的產品策略”,同時宣布靈雀E1X獲得一家中國頭部車企旗下多個品牌車型定點。8月13日,圖達通再次宣布靈雀E1X激光雷達成功獲得業內Top合資車企的定點項目,并計劃于2026年量產,鎖定“未來數十萬臺的前裝規模”。
目前,圖達通正處于IPO關鍵期。就在10月14日,圖達通赴港IPO獲備案,擬通過借殼香港SPAC公司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上市。此前2023年圖達通籌備納斯達克未果,2025年2月港交所遞表失效。
73.5萬收購四項機器人專利,今飛凱達子公司智朗科技正式進軍智能制造新賽道
收購四項機器人核心專利,這家浙企開啟從傳統輪轂制造向機器人“智造”的進階之路。
10月28日,浙江今飛凱達輪轂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863,簡稱:今飛凱達)連發兩則公告,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浙江今飛智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朗科技”)以73.5萬元收購四項機器人領域專利,標志著公司正式切入機器人產業鏈,開啟智能制造新篇章。
三明推動高校專利轉化對接
10月23日至24日,專利賦能地方發展創新研討會暨涉外知識產權“科普護企”三明站活動在福建省三明市舉辦。本次活動以“匯聚專利智慧,挖掘專利價值,服務地方經濟”為主題,由三明學院、福建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三明市市場監管局聯合舉辦。
活動期間,三明學院篩選并展示了164件優質專利,涵蓋智能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多個前沿領域。“雙五星”專利作為本次推介會的焦點,不僅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創新性,還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吸引了眾多企業代表的關注。通過前期的精準匹配和現場的溝通洽談,會議期間,達成專利轉讓許可合作意向7件,有力推動三明市高校專利技術從“紙面”走向“市場”,展現了高校在連接創新資源與服務社會中的橋梁作用,促進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福建理工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張弘、福建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部工程師劉冠健分別圍繞“企業面臨海外知識產權環境及風險應對”“海外知識產權保護與糾紛應對”兩大方面分享了知識產權保護與實踐經驗。互動交流環節中,參會代表就知識產權保護和糾紛應對方面遇到的困惑向專家積極請教,專家耐心解答,現場氣氛熱烈。
活動還設置了“需求對接”環節,進一步搭建企業與知識產權維權機構面對面、零距離的溝通橋梁。期間,共收集知識產權保護相關需求13項,專家一一進行答疑并建議,為出海企業行穩致遠提供了一份護航指南。專家建議,高校及企業在開展海外科研合作、技術轉移等活動前,應充分了解目標國家的有關知識產權政策,進行專利檢索和分析,避免侵權風險。同時,要注重對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及時在海外申請專利、注冊商標,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免費查詢商標:https://m.epbiao.com/zt/sbcx17/
專利查詢:https://m.epbiao.com/theme/zhuanlishenqing/
版權登記:https://m.epbiao.com/banquan/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專利快訊:東湖評論:專利轉化“提速”,靠什么?三明推動高校專利轉化對接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