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快訊:騰訊反駁索尼稱名聲非商標 雙方完成陳述待法院裁決;上半年粵港澳大灣區有效發明專利達81.7萬件
騰訊反駁索尼稱名聲非商標 雙方完成陳述待法院裁決
騰訊與索尼圍繞《荒野起源》涉嫌抄襲《地平線》系列的訴訟爭端出現新進展。騰訊近日向法院提交動議,要求駁回索尼的侵權指控,并提出三項核心抗辯理由:索尼企圖壟斷游戲類型常規設定、訴訟提出時機過早,以及起訴對象存在錯誤。
騰訊在法律文書中指出,索尼對《地平線》女主角埃洛伊的版權主張缺乏法律依據。公司強調“名聲并非商標”,認為索尼不能僅憑角色知名度主張權利,同時質疑其未能將埃洛伊形象確立為注冊商標。針對索尼提出的角色外觀特征主張,騰訊駁斥“籠統的外觀描述不足以構成商標認定”。
關于訴訟時機,騰訊表示《荒野起源》預計要到2027年底才發布,索尼當前是對“未來行為”提出指控,該訴訟在當前階段不具備受理條件。此外,騰訊強調被訴主體騰訊控股并非游戲的實際開發者和發行商,開發工作由騰訊上海與Proximity Beta兩家獨立法人子公司負責。
索尼此前曾指控《荒野起源》存在“像素級抄襲”,并擔憂其相似性可能影響《地平線》系列未來發展。而騰訊則反駁稱索尼試圖壟斷游戲類型的常規設定,并列舉了《地平線》與《塞爾達傳說》等游戲存在的相似元素。目前雙方已完成觀點陳述,案件后續走向將交由法院裁定。
上半年粵港澳大灣區有效發明專利達81.7萬件
10月3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廣州召開的“知識產權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專題發布會上介紹,截至今年6月,粵港澳大灣區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有效發明專利和有效注冊商標分別達到81.7萬件和852.4萬件,均占國內總量的約1/6。今年上半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收到灣區內創新主體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1.35萬件,同比增長超三成。展現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實力
交易金額超60億元 中國專利“硬實力”引全球矚目
日前,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簡稱“專交會”)圓滿落下帷幕。據悉,展會期間,專利產品、專利技術及知識產權消費品現場銷售金額3400萬元。一批高價值專利項目成功“出海”,達成海外銷售意向1項,金額60億元,另有現場企業合作項目簽約金額1億元。本屆專交會線上線下吸引觀眾近10萬人次。
這場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大連市人民政府承辦、知識產權出版社有限公司協辦,以“專利轉化運用賦能創新發展”為主題的活動,吸引了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317家展商,以及包括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總干事鄧鴻森在內的國際嘉賓28名、院士及專家學者25名、知名企業負責人102名和專業觀眾8300余名。65家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現場“傳經送寶”,為專精特新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從“首臺套大流量低汽蝕離心泵”等大國重器吸引海外展商并達成戰略合作,到20余款核心專利產品選擇專交會作為全球首發平臺,展會已成為專利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的關鍵加速器。
專交會期間,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東軟醫療等165家遼寧單位攜尖端成果亮相,我市千家企業到場“取經”,學習金獎單位的先進經驗。同時,展會首次整合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有力促進了遼蘇兩省,特別是大連與無錫的交流合作。外商及外國政要參與人數創歷史新高,不僅為大連及遼寧帶來了國際合作新機遇,更展示了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姿態
中國計量院發明專利獲得中國專利金獎
從日前在遼寧大連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CIPF 2025)上傳來好消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的發明專利“新型串并聯質譜裝置系統及其參數調節方法和使用方法”獲頒中國專利金獎。
該專利由中國計量院前沿中心質譜團隊研發完成。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質譜裝置及高精度的分析方法,形成質譜系統設計方案、關鍵部件和整機等系列成果。這些成果應用于基礎研究和新型質譜儀研發推廣,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介紹,在實際應用中,該專利為國內多家知名企業的新產品研發提供了核心技術。團隊依托此專利,研發出國際首套基于離子阱的臨床質譜儀,并推出全國產高端臨床質譜系統解決方案。其定量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得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儀器金獎,有力促進我國高端科學儀器行業的自主發展。
據悉,中國專利獎于1989年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設立,設有中國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等類別,每屆評選出的金獎項目不超過30項。
- 商標查詢
- 版權查詢
便捷鏈接: 商標查詢 商標注冊 版權登記 專利申請 海外商標注冊 商標交易
本文來源:中國商標網 - 專利快訊:騰訊反駁索尼稱名聲非商標 雙方完成陳述待法院裁決;上半年粵港澳大灣區有效發明專利達81.7萬件
版權說明:上述為轉載或編者觀點,不代表一品知識產權意見,不承當任何法律責任


